2013年执业医师冲刺重点复习-内科学-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
第五单元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
细目一:缺铁性贫血
缺铁性贫血与中医“血劳”相似,可归属于“萎黄”、“黄胖”、“虚劳”等范畴。
一、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
(一)病因
1.损失过多 慢性失血占缺铁原因的首位。
2.需铁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 生长期婴幼儿、青少年和月经期、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需铁量增加。
3.铁的吸收不良 游离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1/4段黏膜吸收,吸收不良可导致缺铁性贫血。
(二)发病机制
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,引起低色素性贫血;由于含铁酶的活性降低,引起脂类、蛋白质及糖类在幼红细胞内合成障碍及成熟红细胞的内部缺陷,红细胞寿命缩短,易在脾内破坏;体内含铁酶类的缺乏,引起肌肉、脑、心、肝、肾脏等多脏器的活力降低,组织细胞内线粒体肿胀,临床上出现肌肉疲劳,神经、循环及消化系统等功能紊乱。
二、中医病因病机
中医学认为,本病的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,饮食不节,长期失血,劳倦过度,妊娠失养,病久虚损,虫积等引起脾胃虚弱,血少气衰所致。缺铁性贫血病位在脾胃,与肝、肾相关。脾胃虚弱,运化失常,虫积及失血导致气血生化不足,是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。本病多属虚证,但也有虚实夹杂之证。
三、临床表现
缺铁性贫血多数起病缓慢,常见于4个月以上婴儿、儿童及20——50岁生育期妇女,大多为经产妇。
(一)贫血本身的表现
皮肤和黏膜苍白,疲乏无力,头晕耳鸣,眼花,记忆力减退,严重者可出现眩晕或晕厥,活动后心悸、气短,甚至心绞痛,心力衰竭。尚有恶心呕吐,食欲减退,腹胀,腹泻等消化道的症状。
(二)组织缺铁症状
1.精神和行为改变 疲乏、烦躁和头痛、注意力不集中等。
2.消化道黏膜病变 口腔炎,舌炎,唇炎,胃酸分泌缺乏及萎缩性胃炎,常见食欲减退、腹胀、嗳气、便秘等。部分患者有异食癖,如嗜食泥土、石屑、生米、粉笔、冰块等怪癖。
3.外胚叶组织病变 皮肤干燥,毛发干枯脱落,指甲缺乏光泽,脆薄易裂。
四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
1.血象 男性红蛋白(Hb)<120g/L,女性Hb<110g/L,孕妇Hb<100g/L;红细胞平均体积(MCV)<80fl,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(MCHC)<30%,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(MCH)<27pg.网织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。
2.骨髓象 红细胞系增生活跃。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,铁粒幼红细胞消失或减少(<15%)。骨髓铁染色可反映体内铁贮存情况,是诊断缺铁较为敏感和可靠的方法。
3.血清铁、总铁结合力及铁蛋白 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浓度常<8.9μmol/L(50μg/d1),总铁结合力>64.4μmol/L(360μg/dl),转铁蛋白饱和度<15%.
4.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(FEP) 缺铁性贫血时,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浓度增高,>0.9μmol/L(50μg/dl)。
五、诊断与鉴别诊断
若想获得整套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资料,请进入:2013年执业医师冲刺重点复习-内科学-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
版权声明:
本网所注明来源为"爱爱医"的文章,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,非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
行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