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铁性贫血自1999~2009年以来共考过12题,为每年必考,其中病因发病机制1题,临床表现相关题目2题,实验检查3题,诊断1题,治疗相关题目5题。从试题出现的频率来说,题量基本上在1或2题左右。
出题重点主要集中在临床的特殊表现,治疗方面,应重点掌握缺铁性贫血病因,临床表现方面,舌炎,反甲,异食癖在诊断中有参考价值,治疗中应注意口服铁剂和肌注铁的选择,治疗中网织红及血红蛋白的变化。
综合来说本考点掌握病因、临床表现、诊断,治疗方法必须重点掌握。
常考的细节有以下几点。
1.铁代谢:食物为三价铁,二价铁才能吸收,铁吸收部位在二指肠及空肠。
2.病因:吸收不良,丢失过多,需要量增加,摄入不足。
3.临床表现:缺铁特殊表现有口炎、舌炎、咽下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(Plummer-Vinson综合征)及皮肤干燥、毛发无泽、反甲等,甚至发生嗜异食癖。
4.实验检查:低色素小细胞贫血,骨髓铁缺乏,血清铁蛋白减低。
5.治疗:铁剂选择,口服,肌内注射限于以下情况。①口服铁剂有严重消化道反应;②消化道吸收障碍;③严重消化道疾病,服用铁剂后加重病情;④妊娠晚期、手术前、失血量较多,急待提高血红蛋白者。
6.治疗后5~10天疗效网织红细胞上升,7~12天达高峰,其后开始下降,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,平均2个月恢复,待血红蛋白正常后,再服药3~6个月。
7.典型病例一:较少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是急性病毒性肝炎。
8.典型病例二:缺铁性贫血患者,可能出现的体征是指甲变薄变脆。
9.典型病例三:在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中,能说明体内贮备铁缺乏的指标是血清铁蛋白降低。
如要全部内容,请到爱爱医资源库,这里。
版权声明:
本网所注明来源为"爱爱医"的文章,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,非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
行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