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执业医师

执业药师

执业护士

职称考试

考试资讯

您的位置:首页>考试资讯>笔试综合>肠道疾病历年考点集锦-2012消化系统考点汇总

肠道疾病历年考点集锦-2012消化系统考点汇总

2012-08-17爱医培训

    2012执业医师考试倒计时时间还有22天,在这22天中做好冲刺复习是至关重要的。

   消化系统肠道疾病考题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历年都是在8-10个之间,在这些考题中,Crohn病,肠结核,溃疡性结肠炎,肠梗阻,结肠癌几乎是平分秋色,每个都是2道题,这部分考生要平衡复习,不能有所偏重。

   克罗恩病(Crohn病
   1.病理:慢性炎性肉芽肿疾病,可累及全部消化道;有终生复发倾向。①分布: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(2001),病变节段性分布,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。②透壁性炎症。③裂隙状溃疡,匍行性脂肪、鹅卵石样改变(2000、2003)。④肠壁或肠系膜淋巴结可见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(2002)。⑤淋巴细胞积聚。
   2.临床表现
   (1)全身症状:发热、营养不良。
   (2)多系统损害的表现关节炎、皮肤受累、眼部受累。
   (3)消化道症状:腹痛、腹泻(无黏液脓血)、腹部肿块、瘘道形成。
   (4)并发症:肠梗阻(常见,多为不全性肠梗阻)、腹腔内脓肿、肠穿孔、肠出血、癌变。
   3.诊断根据临床表现、内镜检查结果。
   4.治疗 糖皮质激素(控制病情活动有效)、氨基水杨酸制剂、免疫抑制药、抗菌、手术。

   溃疡性结肠炎
   1.病理:①分布。可以累及所有结肠,直肠、乙状结肠多见(2001);病变呈连续性非节段性分布。②炎症。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,不累及全层。③隐窝脓肿。④大片不规则状溃疡。⑤反复修复导致炎性息肉。
   2.临床表现
   (1)全身症状:发热、衰弱、消瘦、贫血等。
   (2)肠道外表现:如关节炎、皮肤病变、眼病变;在结肠炎控制或结肠切除后可缓解。
   (3)消化道症状:①腹痛。下腹或左下腹阵痛,排便后缓解;左下腹压痛或压痛部位沿结肠走行。②腹泻:多见黏液血便,腹泻次数和血便的程度可以反映病情的轻重(2002)。
   (4)临床分型:①按临床类型分为初发型、慢性复发型、慢性持续型、急性暴发型。②按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(每日腹N<4次,基本没有全身症状)、中型(每日腹泻4~6次,轻微的全身表现)、重型(每日腹泻>6次,明显黏液脓血便,体温>37.5℃、Hb<75g/L、ALB<30g/L、ESR>30mm/h)③病变范围:直肠炎、直肠乙状结肠炎、左半结肠炎、全结肠炎。④病情分期:活动期、缓解期。
   (5)并发症:①中毒性结肠扩张(常见)。病变广泛而严重,使肠壁张力减退,结肠蠕动消失,肠内容物与气体大量积聚,引起急性结肠扩张,以横结肠严重;腿钡剂灌肠、使用抗胆碱药或鸦片酊为常见诱因;临床表现病情严重,毒血症明显,脱水、电解质紊乱,鼓肠、腹部压痛,肠鸣音消失;白细胞升高。②肠出血。③炎性息肉。④癌变(2002)。⑤肠穿孔。(6)肠梗阻。
   3.诊断
   (1)慢性腹泻+黏液脓血便+腹痛(2003)。
   (2)症状典型但无典型x线或结肠镜表现列为疑诊。
   (3)除外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肠炎、血吸虫病、克罗恩病、缺血性肠炎、放射性肠炎。
   (4)结肠镜(可见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浅溃疡;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、颗粒状、质脆,出现炎性息肉,桥状黏膜,结肠带消失)或钡灌肠检查(可见多发性小溃疡;黏膜粗 乱或有颗粒样改变;结肠袋消失,肠壁变硬,肠管缩短、变细,可呈铅管状;重型及急性暴发型不宜做此检查,以免加重病情)(2000),黏膜活检。
   4.治疗
   (1)手术治疗:并发症、内科治疗无效者。
   (2)一般治疗:休息、饮食,营养,纠正水、电解质平衡紊乱。
   (3)治疗目的:控制急性发作,维持缓解,减少复发,防治并发症。
   (4)药物治疗:①糖皮质激素。活动期的控制;适于重型和暴发型患者(2003)。②水杨酸制剂。适于轻、中度患者或重度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;柳氮磺吡啶为常用药(2000)。③免疫抑制药。适用于应用激素效果不佳、激素依赖的慢性持续型病例。

    肠易激综合征
   是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。
   1.临床表现①腹痛:下腹和左下腹痛;排便和排气后可缓解(2003)。②腹泻:每曰3~5次,多有黏液,肯定无脓血,不影响睡眠;可与便秘交替。③便秘。④精神症状:失眠、焦、抑郁、头晕、头痛。⑤分型:腹泻型、便秘型、腹泻便秘交替型。
   2.诊断①症状持续3个月,一般状况好,症状在排便后减轻。②血、尿常规及血沉正常。③3次粪便检查无病原体,且OB阴性。④结肠镜、钡灌肠无异常发现。⑤应用甲硝唑或禁乳试验性治疗无效。⑥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。
   3.治疗 对症治疗。重点调节肠道功能和精神因素的影响。

   肠梗阻
   1.病因和病理
   (1)病因及分类:机械性(常见)、动力性、血运性(分单纯性、绞窄性)。
   (2)病理
    ①局部变化:a.肠蠕动增加。梗阻部位以上肠蠕动频率、强度增加;梗阻时间长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。b.肠腔膨胀、积气积液。梗阻部位越低越明显,梗阻远段肠管瘪陷空虚。C.肠壁充血水肿、通透性增加。肠管血运障碍继续加重,肠管变黑坏死。
     ②全身性变化:a.体液丧失,水电解质紊乱,酸碱失衡(低钾、碱中毒、代谢性酸中毒)。b.感染和中毒。C.感染性休克和失液性休克。d.呼吸循环衰竭。
   2.临床表现
   (1)腹痛。
   (2)腹账。
   (3)停止排气排便。
   (4)呕吐,早期为反射性呕吐,后期为反流性呕吐。
   (5)体征:腹部可见肠型、蠕动波(2000);腹部对称或不对称性隆起,肠鸣音亢进。腹部不对称性隆起是闭襻性肠梗阻特点:结肠肿瘤导致肠梗阻和乙状结肠转导致肠梗阻。
   3.诊断
   (1)是否梗阻: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诊断。
   (2)梗阻的性质:机械性、动力性、血运性。
   (3)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鉴别
       ①绞窄性肠梗:有血运障碍。有下列表现者考虑绞窄性肠梗阻。a.腹痛急剧,为持续性,肠鸣音可不亢进,呕吐出现早、剧烈且频繁、b.病情发展迅速,早期出现休克,抗休克治疗无好转(2001、2003)c.腹膜刺激征明显,体温上升,白细胞计数增高。D.腹部不对称(为闭襻性肠梗阻特点),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(为肿大的肠襻)易发生绞窄。e.呕吐物、胃肠减压液、肛门排出物为血性,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。f.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无明显改善。g.腹部x线示孤立、突出肿大肠襻,不随时间而改变位置;或有假肿瘤状阴影;或肠间隙增宽,提示有腹水。
     ②单纯性肠梗阻:无血运障碍(2002)
   (4)高位与低位梗阻的判断:①高位肠梗阻呕吐发生早而频繁,腹胀不明显。②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,呕吐发生晚而次数少,可吐粪样物;腹部x线平片可见明显胀大的肠襻,扩张的肠襻在腹中部呈现多数阶梯状液平面(2002)
   (5)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梗阻的判断:①完全性肠梗阻,呕吐频繁,如为低位梗阻腹胀明显,完全停止排便、排气;X线检查见梗阻以上肠管扩张明显,梗阻以下无扩张。②不完全性肠梗阻,
   (6)梗阻原因的判断:①粘连性肠梗阻嘴多见,多发生于有腹部手术、损伤、炎症史的患者。②嵌顿性或绞窄性腹外疝是常见肠梗阻原因。③新生儿肠梗阻以肠道先天性畸形多见。④2岁以内小儿肠梗阻以肠套叠多见;(X线呈杯口样阴影;阵发性腹痛、果酱样大便、回盲部空虚、腊肠样包块)。⑤儿童肠梗阻以蛔虫所致多见。⑥老年人肠梗阻以肿瘤和粪块堵塞多见
   (7) X 线征象:①乙状结肠扭转。钡剂灌肠见扭转部位钡剂受阻,钡剂呈“鸟嘴”型(2007)。②肠套叠。可见钡剂在结肠受阻,阻端钡剂呈“杯口翼堑疆黄型划燧。
   治疗:
   (1)治疗原则:解除梗阻、纠正电解质紊乱,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肠梗阻的类型、部位及病人的情况而定。
   (2)基础治疗:①胃肠减压。②纠正水、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。③防治感染和中毒。
   (3)非手术治疗:适用于单纯粘连性不全肠梗阻,麻痹性、痉挛性、蛔虫性、粪块堵塞性肠梗阻,炎症引起的不全性肠梗阻,肠套叠早期。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。
   (4)手术治疗: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、先天性肠道畸形及肿瘤引起的肠梗阻、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肠梗阻。手术大体分解决梗阻原因、肠切除肠吻合术、短路手术、肠造口或肠外置术。
   5.几种肠梗阻的临床表现、诊断和治疗
   (1)粘连性肠梗阻。①临床表现和诊断:多有腹部手术、创伤或感染病史;有腹膜刺激征时应考虑引起绞窄性肠梗阻。②治疗:对单纯性肠梗阻、部分完全性肠梗阻,特别是广泛粘连者,应行非手术治疗;非手术治疗效果差,绞窄性肠梗阻者行手术治疗。
   (2)肠蛔虫堵塞。①临床表现和诊断:多见于儿童;梗阻部位常见于回肠,多为不完全梗阻;脐周阵发性腹痛和呕吐;驱虫治疗不当常为诱因;腹胀不明显、腹肌不紧张;有便蛔虫或吐蛔虫史;x线检查有时可见肠腔内成团的虫体阴影,诊断一般不难。②治疗:多采用非手术治疗;非手术治疗无效,并发肠扭转或出现腹膜刺激征者需手术治疗。
   (3)肠扭转。①临床表现和诊断:表现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;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人,常有饱食后剧烈活动的诱因;突然发作腹部剧烈绞痛,多在脐周,向腰背部放射,患者不能平卧;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男性老年人,有便秘史,腹痛发作经排便、排气后缓解病史,有明显腹胀;x线检查示马蹄状巨大的双腔充气肠襻。小肠扭转表现为高位肠梗阻;乙状结肠扭转表现为低位肠梗阻。②治疗:易发生绞窄,一般应及时行手术治疗。
   (4)肠套叠。①临床表现和诊断: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;常见回肠末端套入结肠;三大典型症状:腹痛、血便、腹部肿块,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,伴有呕吐和果酱样大便,腊 肠样包块;x线检查示:阻端钡剂呈”杯口“或”弹簧“状阴影。②治疗:空气、氧气钡剂灌肠复位、

   结肠癌
   1.病因和病理
   (1)病理:①大体分型。溃疡型、肿块型、浸润型。②组织学分型。腺癌(多见)、黏液癌、未分化癌。③分期。改良Dukes分期(A局限于肠壁、B穿透浆膜、C局部淋巴结转移、D远处转移)。
   (2)转移途径:淋巴转移(主要)、直接浸润、血行转移(肝、肺、骨)、腹膜种植。
   (3)病因:不明,与高脂肪、低纤维素饮食;遗传因素;溃疡性结肠炎;息肉病有关。
   2.临床表现
   (1)肠梗阻症状。
   (2)腹部肿块。多见于右侧结肠癌(2000、2001)。
   (3)全身症状、发热、贫血、消瘦、乏力、恶病质。
   (4)腹痛。也是早期症状,腹痛多见于右侧结肠癌,右腹钝痛,有腹胀感,餐后加重。
   (5)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、贫血、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;左侧结肠癌以肠梗阻、便秘、腹泻、便血等症状显着。
   (6)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。早期症状;血便突出,脓血便、里急后重、大便变细,排便次数增加(2001、2003)。
   3.诊断 中年以上患者,根据临床表现,CEA检查(阳性率60%),结肠镜检查(重要手段(2001、2003),活组织检查是终确诊方法;便隐血检查。
   4.治疗手术根治、化疗、放疗。
   5.预后 预后较好,DukesA、B、C期5年生存率分别是80%、65%、30%(2003)。

   肠结核
   1.并发症。肠梗阻、肠出血、肠穿孔。
      感染途径:主要为经口感染(2004);血行播散少见(见于粟粒型结核);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(如女性生殖器结核直接蔓延引起)。
   2.临床表现 腹痛(多见于右下腹)、腹泻(部分伴有黏液和脓血,不伴有里急后重)、腹部包块(右下腹,固定,有压痛)。青壮年多见,回盲部好发(含结核分枝杆菌的肠内容物停留时间久;回盲部淋巴组织丰富)(2001)。
   3.辅助检查结肠镜检查(干酪样肉芽肿或TB可确诊)。腹腔镜检查。
   4.诊断
   (1)抗结核治疗2~6周有效。
   (2)青壮年患者有肺结核,PPD(+)。
   (3)腹痛、腹泻、右下腹压痛、腹部包块。
   (4)x线检查发现跳跃征、肠腔狭窄、肠管变形、溃疡。
   (5)病理检查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可确诊或找到TB(2002、2004)。
   (6)结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炎症、溃疡(溃疡呈带状,长径与肠轴垂直)、息肉、肠腔狭窄。

    结、直肠息肉
   1.结肠息肉
   (1)病因和病理:①单个或多个,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,有蒂或无蒂。成人多为腺瘤,乳头状腺瘤癌变率高。②病理分型。腺瘤性息肉、炎性息肉、错构瘤性息肉(患者多为l0岁以下儿童)。
   (2)临床表现:①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、肠道出血(导致便血)。②并发症:肠道刺激症状,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;便血,可因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表现不一;肠梗阻、肠套叠。

   2.直肠息肉
   (1)病因和病理:①除幼年性息肉多发生于5~10岁的小儿,其他直肠息肉多发生于40岁以上。②单个、有蒂;有癌变倾向(2000)。③病理分型。肿瘤性息肉(管状腺瘤、绒毛状腺瘤、混合性腺瘤)和非肿瘤性息肉(增生性息肉、炎性息肉、幼年性息肉)。
   (2)临床表现:直肠内出血常见,鲜血,量少,间歇性出血;多在便后,不与粪便混合;排便时偶有息肉脱出肛门。

   相关文章:

   胃十二指肠疾病要点分析汇总-2012消化系统历年考点

   肝硬化要点分析汇总-2012消化系统历年考点

   胆道疾病考试要点汇总-2012消化系统历年考点

   胰腺疾病考试要点汇总-2012消化系统历年考点

   腹部损伤历年考试要点分析-2012消化系统考

   腹外疝历年考点分析-2012消化系统考点汇总

  版权声明:
  本网所注明来源为"爱爱医"的文章,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,非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 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
  行删除处理。

评论

评论的时候,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问明,多给文档分享人一些支持。

发表评论

友情链接:
爱爱医 |  考试宝典 |  文都网校 |  医学教育网 |  环球网校 |  医学考试网 |  灵知传媒 |  医路伴 | 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 |  人卫医学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