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执业医师

执业药师

执业护士

职称考试

考试资讯

您的位置:首页>考试资讯>笔试综合>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发病机制

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发病机制

2014-11-27爱医培训

2014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已经结束了,参加2015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们要开始准备了,培训果医学教育为参加2015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们搜集整理了一些复习资料,希望可以帮助考生们。


混合型RTA发病机制应与Ⅰ、Ⅱ型RTA相似。

1.H+主动转运致管腔速度降低

(1)梯度缺陷:H+转运对管腔H+(管腔-细胞或管腔-小管周围H+梯度)的抑制作用异常敏感,其主动转运速度降低。

(2)H+分泌缺陷:即使解除H+浓度的抑制后,H+由细胞向管腔转运仍低于正常,分泌能力降低。

2.H+从管腔到细胞(或到间质)弥散速度增加

(1)H+反流增加:小管上皮细胞腔面膜或紧密连接对H+通透性增加,使H+由管腔向细胞内反流。

(2)依赖电压的H+转运缺陷:因管腔Na+吸收减少或Cl-重吸收增加,降低了管腔的负电荷,降低了H+的分泌或增加了H+的反流。

3.重吸收HCO3-的能力下降正常人HCO3-85%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,近曲小管酸化功能受损害时,重吸收HCO3-的能力下降,过多的HCO3-从尿中排出,这种碳酸氢盐的耗失,使血中HC03-含量下降,形成酸中毒和碱性尿。

2015年临床助理医师协议通关:2015年临床助理医师全科全程通关VIP协议班

咨询热线:400-626-9910(按2号键)

客服QQ:1834177520


  版权声明:
  本网所注明来源为"爱爱医"的文章,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,非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 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
  行删除处理。

评论

评论的时候,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问明,多给文档分享人一些支持。

发表评论

友情链接:
爱爱医 |  考试宝典 |  文都网校 |  医学教育网 |  环球网校 |  医学考试网 |  灵知传媒 |  医路伴 | 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 |  人卫医学网